聚焦 |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构建安全和谐校园
2021年12月29日,成都市2021年度校园食品突发舆情事件应急处置演练在成都市青羊区少城剧场成功举办。此次演练由四川省食安办指导,成都市食安办、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成都市教育局主办;青羊区食安办、青羊区市场监管局、锦江区市场监管局承办;青羊区网信办、青羊区教育局、青羊区卫健局、青羊区公安分局、青羊区苏坡街道办事处协办。此次演练是全省乃至全国率先进行的一次校园食品舆情处置的专项演练,为全省校园食品舆情处置积累了宝贵经验。
省食安办二级巡视员李翔、省食安办食品协调处处长何宗谕、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万斌、市食安办副主任李俊彦、市教育局应急管理处处长徐勇,以及成都市23个区(市)县区食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部分学校代表观摩了演练活动。
本次演练模拟青羊某学校发生因疑似问题食物中毒引发的舆情事件。演练模拟的背景是2021年9月23日中午,青羊某中学陪餐校领导正在食堂与学生共进午餐时,发现供应的炸鸡腿明显有异味,当即停止供应炸鸡腿,并让正在就餐的学生也停止食用问题鸡腿,后引发校内食品舆情和社会网络食品舆情。
演练分为教学处置演练、现场实战练习两大环节。第一环节教学处置演练从校内食品舆情应对、社会网络食品舆情处置、食品舆情升温控制和反转三个科目开展应急处置全过程教学演练;第二环节现场实战环节随机抽取大邑县、新津区、蒲江县3个区县根据现场给出的应急事件,开展现场模拟处置并进行专家提问、点评和观摩人员集体打分评判。
演练以“模拟教学+实战处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教学处置到实战测试的迭进式演练,实现了“演”与“练”的结合;在真实案例中嵌入更为复杂的模拟场景,实现了“实”与“虚”的结合;由固定演练流程衍生出无设定“舆情走向”,实现了“有”与“无”的结合,以“视频演示+现场演练”相结合,通过视频、实景、字幕和画外音、真人真演的方式,达到了演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厘清校园食品安全舆情事件中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舆情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各级部门对舆情事件的重视程度、应对能力与工作水平。
李翔巡视员在点评中对此次演练给予了高度肯定,指出舆情处置是涉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把舆情当作调查社情民意、提升工作的“源头”,当作发现问题、查找违法线索的“眼睛”,当作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的“着力点”,而不要把网络舆情看作洪水猛兽,予以排斥。二要建立协同机制,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行动一致,形成合力;又要加强与媒体、本地“网络大V”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妥善处置重大舆情营造有利的协作协同环境。三是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及时与媒体沟通、向媒体提供新闻通稿、及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声等多种新媒体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权威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减少负面舆论的影响。四是要加强专项培训,针对舆情引导处置实务进行培训,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舆情处置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着力提升舆情发现力、信息研判力、舆论引导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认清食品安全舆情的主要特征,仔细查找食品安全舆情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食品安全舆情应对方法,提升食品突发舆情应急工作能力,把握“主动权”,打造“扩音器”,建立“一盘棋”,尽最大努力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本次演练应急反应迅速、指挥得当、处置得力,充分彰显了成都市青羊区作为全省首位城市先行示范区的担当;演练跨区跨部门强化了部门间、地区间的协作配合。演练过程各环节设置合理,体现了校园食品突发舆情事件发生后的全过程处置,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